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
本文目录一览:
电压源和电流源在电路图里的图标分别是什么?
1、电流源标识内是横杆,标有电流输出方向;电压源标识内是竖杠,标有正负极。圆形标识是理想电源,正菱形是受控电源。受控电源在电路中标有激励源。
2、在电路图中,电流源通常用一个圆圈表示,圆圈内有一个箭头指向外,表示电流的方向。箭头的旁边或圆圈内会标注电流的大小,单位是安培。这个标注清晰地表明了电流源所能提供的恒定电流值。在实际应用中,电流源的特性是无论其两端的电压如何变化,它都能提供恒定的电流。
3、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符号在电路图中有着标准的表示方法。电压源的符号通常表示为一个圆圈内有一个加号和一个减号,这两个符号分别代表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这个圆圈有时也会包含一个表示电源电压值的标记,如V后跟一个数字,用以明确电压的大小。
4、电压源的符号是一个长方形,内部有两条平行的线段。电流源的符号是一个圆圈,内部有一个箭头。电压源的符号是一个长方形,内部有两条平行的线段,表示两端之间有一个固定的电势差。电流源的符号是一个圆圈,内部有一个箭头,表示一个固定的电流从该源处流出。
5、电流源是横线,最早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电压源符号里面是竖线 因电压是电路两端的电位差,有电位差,就是有了高端,有了低端,从高到低=从上到下;电流源是横线 有电位差才有电流产生,电流是电路趋于平衡的产物,电流源使用横线标示,就可想而知了。后来,国际电工委员会采用了这个提议形成了规定。
6、解:图中的U不是表示电压源,指的是端口的电压为U。上述四个图中,所有的电源符号一致,表示的都是电流源。电压源的符号为一道竖线穿过圆圈,图中为一道横线垂直于竖线。(1)节点M的KCL:I=6+2=8(A),所以:U=8A×2Ω=16(V)。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
电流源两端电压为10V,所以Pi=10*10=100W 电阻消耗的功率Pr=10^2/5=20W 整个电路功率应该平衡,所以电压源和电流源提供的功率应该等于电阻消耗的功率:Pu+Pi=Pr 解得Pu=-80W,即电压源吸收80W的功率 也就是说,在这个电路中,只有电流源提供功率,电压源和电阻吸收功率。
电流源两端电压也为电压源的电压U=15V,其功率为:P2=IU=2×15=30(W)0,且其电压和电流为关联正方向,所以为消耗(吸收)功率30W。电阻两端电压为电压源电压U=15V,其消耗的功率为:P1=U/R=15/5=45(W)。
电流源两端电压为U=15V,其功率P2=IU=2×15=30W。由于电流源的电压和电流方向相同,所以这是消耗的功率,为30W。 电阻两端电压为U=15V,其消耗的功率P1=U/R=15/5=45W。 电阻中的电流为I=15/5=3A,方向向下。根据KCL,电流源的电流为2A,方向向上。
欧支路电流=10-3=7A向下,其端电压=2x7=14v极性为上+下-,左边支路端电压一样=14v,14=4+u,u=10v。10A电流源端电压一样=14v,电流从+极流出为发出功率=14x10=140w,3A电流从4v电压源+极流入为吸收功率=4x3=12w,2欧吸收功率=7x7x2 或 14x14/2=98w,无值电阻吸收功率=10x3=30w。
电压源功率 Pv = -2 * 15 = - 30 W 电流源功率 Pi = 2 * (15 - 2 * 5)= 10 W (b)Ir = 15/5 = 3 A Pv = - (3 - 2)* 15 = - 15 W Pi = - 2 * 15 = - 30 W 功率为正值是吸收功率,负值是发出功率。
请问这个电路图中,电流源和电压源的功率是怎么求
P_U = - 1 * 2 = - 2 W ,电压源输出功率2瓦。P-I = - 1 * (1 * 3 + 2) = - 5 W , 电流源输出功率5瓦。P_R = 2 * 2 / 1 + 1 * 1 * 3 = 7 W ,电阻吸收功率7瓦,功率平衡。
在第二个条目中,电阻上的电流为3A,功率为电阻电压乘以电流,即15V * 3A = 45W。电压源的功率为电压乘以电流,即15V * 1A = 15W。电流源的功率计算与第一个条目相同,为13W或-13W。 在第三个条目中,电阻上的电流为3A,功率为45W,与第二个条目一致。
电压源发出功率=2x1=2w,电流源发出功率=5x1=5w。
电流源两端电压也为电压源的电压U=15V,其功率为:P2=IU=2×15=30(W)0,且其电压和电流为关联正方向,所以为消耗(吸收)功率30W。电阻两端电压为电压源电压U=15V,其消耗的功率为:P1=U/R=15/5=45(W)。
如何判断电路中是否存在电压源?
1、解:图中的U不是表示电压源,指的是端口的电压为U。上述四个图中,所有的电源符号一致,表示的都是电流源。电压源的符号为一道竖线穿过圆圈,图中为一道横线垂直于竖线。(1)节点M的KCL:I=6+2=8(A),所以:U=8A×2Ω=16(V)。
2、解:在一个串联的回路中,回路的电流就是电流源电流,所以15V电压源、电阻R=5Ω的电流都是2A。设电流源电压为U,上正下负。根据KVL:2×5+U=15,所以:U=5(V)。
3、电流流出正极就是输出功率,流入正极就是吸收功率。下面的图:电阻端电压为10V(左负右正),电流源端电压为15-10=5V(上正下负)。此时电压源输出功率,电流源吸收功率(电流源端电压上正下负)。
4、电流源:电流方向向下,电压为15V也是从上向下,二者相同为关联正方向。
5、电流源标识内是横杆,标有电流输出方向;电压源标识内是竖杠,标有正负极。圆形标识是理想电源,正菱形是受控电源。受控电源在电路中标有激励源。
6、电流源存在与否与节点无关,只是电流源决定了此支路的电流大小和电流方向,解题时直接利用即可。电压源、电流源是定义出来的理想电源,具有如下性质:一。电压源内阻为零,不论电流输出(Imax∞)或输入多少,电压源两端电压不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