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数表电压(功率因数表电压多少正常)

频道:其他 日期: 浏览:38

本文目录一览:

功率因数表介绍

1、功率因数表是指单相交流电路或电压对称负载平衡的三相交流电路中测量功率因数的仪表。常见的功率因数表有电动系、铁磁电动系、电磁系和变换器式等几种。

2、三相功率因数表是一种便携式的电动系流比计,专为在45至65赫兹的三相三线平衡线路中测量负载的功率因数设计。这种设备特别适用于电力系统中评估电路的COSΦ值。它的设计符合船用规范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标准,具有DIN43700的外形尺寸,确保了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功率因数表采用电动系电表测量机构的原理,通过两个互相垂直的动圈来检测功率因数。动圈1与电阻器R串联后接以电源电压U,并与固定线圈组合,相当于功率表,使可动部分受到力矩M1,其中M1与功率UIcosφ和偏转角正弦sinα的乘积成正比。cosφ代表负载的功率因数。

4、功率因数表用于测量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例,或测量电压和电流之间相位角的余弦值。对于指针式功率因数表而言,其指示刻度与电压表和电流表有着显著差异。功率因数表的表盘没有零位指示数值,而是以中间位置1作为起始零位。向上的指示代表超前,向下的指示代表滞后。

功率因数表怎样接线

1、功率因数表三个电压接线柱分别标有UA、UB、UC、两个电流接线柱务标有IA,意思是功率因数表所取电流应与左边电压接线柱所接电压同相。并且与负荷电流同方向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应以标有*号的接线柱流入,从另一个接线柱流出。左边电压接线柱也标有*号,也是说明此电压应与电流同相。

2、动圈1与电阻器R串联后接以电源电压U,并和通以负载电流I的固定线圈(静圈)组合,相当于一个功率表,从而使可动部分受到一个与功率UIcosφ和偏转角正弦sinα的乘积成正比的力矩M1,M1=K1UIcosφ sinα 。K1为系数,cosφ为负载功率因数。

3、指针式功率因数表在设计时,是取A、B相电压和C相电流并且功率因数等于1时,指针在中间(1)位置设计的。低压供电网络的功率因数基本都是滞后。极少是等于1。(网络负荷显容性时才会超前。停电时表的指针应在中间,指1的位置。 正常供电的网络,功率因数表很少在指1的位置。

4、要想正确的指示出来功率因数,三相电中必须要取其中一相的电流,另外两相的电压 如题所写,让控制器和功率因数表同时指示正确的功率因数,那么他们之间的电流线需要串联起来,电压信号需要并联起来。

5、至于功率因数表的接线,在表的接线盒的盖子的内壁,一般都有接线示意图,可以按照示意图接。如果想更严谨一点,那你就得找产品说明书了。通常,正规的厂家,是有自己的网站的,产品说明书,还有厂家地址和联系方式,等等一般也会放在网上供用户查找下载,至少,我们公司这样做已近20年了。

6、一般采一相电流,要和电流互感器配套;给功率因数表提供电流采样。在采两相电压。给功率因数表提供电压采样。

功率因数表取220和380电压都可以吗

V取样,测量更准确一些,控制效果稍稍高一些。对于不平衡用电的适应性更好一些。220V取样,对于产品设计和应用容易理解。对于单相用电的就地补偿非他莫属(呵呵,只有220V的)。

如果三相负荷相同,一样。如果分散的电器(居民居用供电),不一样。

当然,这并不是说没有380V输入型的开关电源,只不过民用开关电源没必要。在一些专业领域,如工业电源以及特殊场合的开关电源,直接三相380V输入整流滤波,可以获得更平滑的直流高压,提高电源的功率因数和负载能力。其实,不计成本的话,甭说380V,即使是上千伏的输入电压也是可以做到的。

V是指的两火线间的电压,220指的是火线对零线的电压,实际是同一电压对应基准不同而已,因为三相电压呈120度正弦相位,一相达到正值时另外两相是负值,所以他们之间的电压较大,但对零的有效值都是一样的。

家用电器标注接220V的只能接220V,接380V会烧毁电器;同样功率,标注电压不同(比如标220V或标380V)的两种电器,用电量相同。因为功率是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同样功率 ,电压低了,电流就大了,电压高了,电流就小了,当然,对于电感性负载,还有功率因数的问题。

V负载,电流=功率/电压380/732/功率因数。单一负载功率到25KW的时候不可能用220V电压,如果是许多220V负载加起来25KW,供电主干线也要用三相380V,用220V要100多电流。电缆厂家不提供参数表,你上网搜素一个参数表。经验计算数值,百度知道里已经一堆了,随便一搜就出来了。

关键词:功率因数表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