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反向电压的简单介绍

频道:其他 日期: 浏览:1

本文目录一览:

...发射结加上正向电压。集电结加反向电压,反向电压是不是加负极电压...

集电结加反向电压并不一定是加负电压,只是相对于集电结来说电压是之处于反偏置状态,对于PNP管集电极是加负电压,对于NPN管集电极是加正电压。

npn三极管的导通条件是发射结加正向电压,集电结加反向电压。发射结加正向电压,就是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所加电压Ube,是按箭头的指向加PN结的电压,即硅管加0.7V。半导体三极管也称为晶体三极管,可以说它是电子电路中最重要的器件。

你说错了,应当是发射结加正向电压,集电结加反向电压。“结”与“极”是不同的概念。“结”是PN半导体交界的地方。上述的意思就是:对于NPN三极管,集电极要加上较高的正电压,基极加上较低的正电压,发射极电压最低,这样就使集电极处于反向电压状态,发射结处于正向电压状态,这样三极管才能工作。

三极管反向连接,电压多少算正常呢?

VT≈26mV。三极管的核心是PN结,是两个背对背的PN结。可以是NPN组合,也或以是PNP组合。由于硅NPN型是当下三极管的主流,以下内容主要以硅NPN型三极管为例。三极管不是两个PN结的简单拼凑,两个二极管是组成不了一个三极管的。

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偏置,基极、发射极正向偏置,硅三极管发射极和集电极反向偏置,电压超过0.3伏,基极、发射极正向偏置0.5伏以上;锗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反向偏置,电压超过0.3伏,基极、发射极正向偏置0.3伏以上,就可以工作。

NPN管的基极接负电压能使三极管可靠地截止,只要接负压的限流电阻足够大(100K就够了),不用担心烧三极管。事实上对于小功率NPN三极管的射基PN结来说,它的反向击穿电压一般在7V,只要能够限制它的击穿电流,它的工作是安全的。我常用它来应急替代稳压管使用,当然它的稳压性能不如专用管好。

三极管的三个反向击穿电压的关系应该是BVcboBVceoBVebo。首先三极管工作时其发射结一般处于正偏状态,故BVebo反向击穿电压要求不高,通常BVebo20V,是最低的。其次,反向击穿主要是漏电流引起的。集电极-基极漏电流Icbo经过β倍放大后成为集电极-发射极漏电流Iceo,故Iceo=βIcbo,而BVceo就小于BVcbo。

硅管e极正向在0.6-0.7时,电流就可达到额定或设计值,但电压继续上升,电流显现快速上升,上升规律为e的指数函数。当代电流达到最大功率或IcM时,就要烧毁。反向一般在6V以上,不同的管子电压不同。无论正向还是反向,烧坏管子的机理与二极管一致。

“比如我B极不加电压,只在CE之间加压,一直往上升,加到多少可以击穿? ”---不同型号的三极管,击穿的电压数不同,常用的三极管,低至约20V,高至约2000V。

为什么说三极管的三个击穿电压?

1、三极管的三个反向击穿电压的关系应该是BVcboBVceoBVebo。首先三极管工作时其发射结一般处于正偏状态,故BVebo反向击穿电压要求不高,通常BVebo20V,是最低的。其次,反向击穿主要是漏电流引起的。集电极-基极漏电流Icbo经过β倍放大后成为集电极-发射极漏电流Iceo,故Iceo=βIcbo,而BVceo就小于BVcbo。

2、“ 如果每个脚都两两加压,一共有6种解(接)法 ”---这6种接法中有3种接法是正向接法,不存在“反向击穿”的说法,另3种接法属于反向接法,如下:三极管的参数中,有三个“击穿电压”,不同型号的管子的数值不同:BVceo:B极开路,C-E极反向击穿电压”。俗称的“耐压”特指它。

3、问题一:三极管击穿的原因 三极管中有两个不同半导体材料结合部形成的PN结,正常工作电压下,发射结工作在正向偏置,集电结工作在反向偏置,当集电结上的反向电压超过其能够承受的反向电压时,该电压就会将集电结形成的电子阻档层击穿,导致三极管损坏。

4、其一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使用晶体不得超过此电流值;其二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BUceo,即基极开路时,加于集电极与发射极的最大允许电压。否则导致管子击穿。其三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M,由于集电极电流在集电极产生热量,使结温升高,超过这一功耗,晶体管可能损坏。

关键词:三极管反向电压